3月16日,由江蘇雙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極清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浙江商達公用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工業大學和衢州膜材料創新研究院聯合開發的“用于水產養殖系統生境管理的過氧化氫新型原位電制技術及裝備”順利通過由江蘇省漁業協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專家組認為:該技術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會議期間,三家技術公司代表簽署了三方采購框架協議,標志著該技術向市場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本次鑒定技術方代表來自于材料創制、裝備制造、現場應用的各環節,該項成果也是科技創新、產學研合作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的一次全新探索。會上,聯合研發團隊代表詳細匯報了過氧化氫新型原位電制技術的核心原理,以及該技術裝備在宜興碧水魚倉循環水養殖系統中的首次測試情況。
該技術通過獨創非連續性微裂紋膜電極并開發智能化設備,具有綠色低碳、運行成本低、智能調控等優勢,實現了過氧化氫即開即產、濃度可調、綠色高效的制備過程,符合水產養殖場景的消殺使用需求。最終開發了平衡消殺效果、抑制魚病發生和利于魚苗生長的過氧化氫供給濃度與供給方式工藝包,確立了過氧化氫發生器及發生效率在設施漁業養殖中消毒-殺菌-調水-增氧之間的匹配關系。為解決水產養殖中的病害防控與生態調控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經質詢和討論,由教育部設施漁業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劉鷹教授領銜的專家組認為:該技術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相關研發設備屬于國內領先,并現場簽署了專家鑒定意見書。
三方簽約助力技術落地
會議期間,雙良環境、極清科技與浙江商達公用共同簽署過氧化氫新型原位電制設備采購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密切圍繞技術產品生產、場景化應用及市場推廣展開深度合作,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推動該技術在長三角地區和國際重點客戶大型水產養殖基地、智慧漁業園區等多個場景落地,預計覆蓋養殖水體超100萬立方米,助力水產養殖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展望未來:科技賦能綠色漁業
極清科技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技術鑒定會與合作協議的達成,是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將持續深化與產業鏈伙伴的合作,加速技術迭代與場景適配,為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浙江商達公用負責人指出,此次合作將依托三方在環保裝備、智慧水務及養殖運營領域的優勢資源,共同打造“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場景服務”一體化生態,推動水產養殖行業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方向轉型。
成果鑒定這一重要里程碑的達成,彰顯了雙良在環保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為我國漁業養殖提供了綠色、健康、安全的技術保障。未來,雙良將以技術落地為契機,聯合各合作伙伴,持續探索循環水養殖系統智能化、低碳化發展新路徑,向著“健康雙良,國際雙良,始終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集團”的愿景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