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政策今年二季度以來,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水生態相關政策,快來了解一下。
2023.4.20首部《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發布
4月20日,生態環境部對外印發《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水生態監測技術指南 湖泊和水庫水生生物監測與評價(試行)》兩項國家標準。兩項標準均是首次發布,也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水生態監測技術做出的規范性文件,值得學習。
2023.4.21《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水污染防治法、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等有關規定,經國務院同意,4月,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門印發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制定實施《規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水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的具體行動。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大力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為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2023.5.31《生態系統評估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方法》通過審查
2023年5月31日下午,全國環境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07)審查通過了《生態系統評估 生態系統服務評估方法》國家標準,該標準由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聯合起草。
2023.6.5《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發布
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第七十八條“國家實行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規定,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水生態修復,提升水生態系統健康水平,2023年6月,由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制定了《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分細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旨在進一步促進長江流域的水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
2023.6.28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與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這一論斷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比較符合確定紀念日、活動日時間的基本原則,能夠充分體現首創性、標志性、獨特性。設立全國生態日,有利于更好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創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